原標題:服務脫貧攻堅 助力全面小康

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中)到東方市新龍鎮掛職副鄉鎮長推廣的瓜爾豆良種繁育基地進行調研。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圍繞促進中西部市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以來,海南省通過大力實施中西部市縣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搭建起良好的科技服務、示范和科學普及平臺,推動農民成為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走出了一條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興農之路。
自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實施五年來,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經驗?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如何繼續深入實施中西部市縣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為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提供科技和人才智力支撐?近日,科技日報記者為此采訪了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
實施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 破解中西部市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
記者:一面是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成果層出不窮,急需落地轉化;一面是地處大山深處的農民增收致富,期盼科技支撐。海南是如何通過大力實施中西部市縣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
葉振興:中西部市縣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是海南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加快發展海南現代農業的現實需要,是發揮科技人才智力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西部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載體。著眼于加強中西部市縣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海南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010年,海南省委作出了實施中西部市縣人才智力扶持行動計劃的重大決策部署。從2010年至2020年,通過實施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等十大子項目,對中西部市縣實施“造血式”扶貧,依托人才發展破解長期困擾中西部市縣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作為十大行動項目之一,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由海南省委組織部和省科技廳等部門聯合實施,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中西部市縣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中西部市縣科技管理水平,為中西部農業科技推廣道路增幅,促進海南省農村科技進步均衡發展。五年來,在海南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等單位的組織參與下,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有關市縣組織部、科技局的共同配合下,派遣計劃得到了順利實施,顯著提升了中西部市縣科技人員隊伍素質和管理水平,有力促進了中西部市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
重科技,用人才優化鄉鎮班子結構。長期以來,鄉鎮一級領導班子在配備時從科技方面考慮得不多,農業科技發展和運用受到很大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派遣計劃在制定之初,就明確要從省直單位、科技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業科技110專家團和服務站等單位選派科技人員到中西部市縣掛職擔任科技副鄉鎮長。五年來,共派遣5期、201名、232人次技術骨干,到11個中西部市縣90個鄉鎮掛職,覆蓋海南省中西部市縣近93%的鄉鎮(共97個鄉鎮)。在這些選派的人員中,博士7人、碩士7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38人。他們到任之后,充分
發揮科技專長,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制訂科技和產業發展規劃(方案)412個,新建和升級改造農業科技110服務站(點)214個;完善科技示范體系,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43個,推廣新技術、新品種412(項)個,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抓特色,用科技推動農業結構調整。5年來,掛職人員依托派出單位的人才、技術優勢,推動中西部市縣鄉鎮與科研院所、院校、科技企業合作,簽訂科技合作協議53項,實施科技項目和課題198個,轉化科技成果81項。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對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起到很好的作用,對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轉觀念,用創新激發農民創業潛能。農村發展落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觀念落后。許多掛職人員到任后,就把轉變農民觀念放在重要位置,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普及科學知識。五年來,掛職鄉鎮共建立農民培訓室、科技流動課堂314個,培訓農民11萬多人次;舉辦多期(次)科技大集、科普講座和展覽以及科技活動月等活動,在普及科學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農民致富觀念的改變。
搞培訓,用科普引導農民科技致富。以前,農民沒有機會參與科技項目,很難接觸先進技術,極大地制約了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村產業發展。這一狀況在科技副鄉鎮長項目實施后,發生了重要變化。2013年以來,科技副鄉鎮長專項共立項支持147個項目,投入資金900萬元,引導市縣政府和社會投入2400多萬元。在資金支持下,掛職人員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等方式,組織農民直接參與項目實施,讓農民親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使農民成為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很好地解決了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近五年來,已有超過2.4萬多名農民參與到掛職人員組織的科技創業和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活動中,培育了一大批專業戶和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
探索科技資源和人才的有機結合 賦予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生命力
記者: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民創業潛能極大激發,農民科技致富成效顯著,推動科技進步的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這些都說明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的實施是卓有成效的。具體我們有什么經驗和啟示?
葉振興:從最初的鄉鎮政府的不積極到現在的主動要人,從最初的財政支持力度較小到現在的逐年加大,從最初的體制機制一無所有到現在的逐步完善,從最初的農業和扶貧部門持有疑慮到現在的精準扶貧的作用日益彰顯,副鄉鎮長派遣計劃在海南歷經五年的實踐,被證明是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還在不斷地創新和完善。這一成功實踐,也為海南優化人才資源配置,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提供了重要啟示。
選優人才,這是做好科技副鄉鎮長選派工作的前提。人才智力扶持中西部市縣行動計劃,關鍵就在人才。選好一個人才,就可能培養一個團隊,發展一批產業。5年來,我們在科技副鄉鎮長選派人選上始終注重嚴格挑選、認真把關,并打破體制局限,既從黨政機關選人,也從企事業單位選人;既從大中專院校選人,也從科研院所選人;既從體制內選人,也從體制外選人,甚至嘗試從優秀的應屆碩士研究生中選人,真正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五年選派的201名掛職人員中,有34名為體制外科技人員,占總人數的17%。這些做法,吸納了一大批有才干、愿擔當的優秀科技人才到基層舞臺上大展拳腳。
放手使用,是做好科技副鄉鎮長選派工作的關鍵。在十項人才智力扶持中西部市縣行動計劃中,唯一一項由組織將人選任命為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的就是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科技與行政有機結合,有力調動各項資源為科技興農服務。有了行政力量的支持,掛職人員就有條件、有資源把很多好的設想進行實施。從這幾年的情況看,各服務
鄉鎮一般都能結合掛職人員的專業背景與本鄉鎮實際需要,認真合理進行分工,放手支持開展工作,讓掛職科技副鄉鎮長有具體分管領域、有重點聯系產業、有決策拍板權限。這些舉措,為掛職人員調用相關人力、物力、財力推動農村科技進步提供了重要平臺和保障。
強化保障,是做好科技副鄉鎮長選派工作的基礎。掛職人員從省里下到鄉鎮、農村,雖然有組織任命,但要做好工作,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足的,還需要方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組織部門、科技部門是組織管理部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責無旁貸。各派出單位作為掛職人員的“娘家”,也要發揮人才、科技、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為掛職人員提供便利與支持,做好掛職人員的堅實后盾。
實現共贏,是做好科技副鄉鎮長選派工作的宗旨。人才智力扶持行動計劃的初衷是為了人才智力扶持中西部市縣,但這并不是唯一目的。就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而言,省里、市縣拿出這么多關鍵崗位來,就是為了既發揮掛職人員的作用,又提供他們服務鍛煉的平臺,同時通過他們的紐帶作用,搭建派出單位與中西部市縣、鄉鎮合作的橋梁。同時在他們的牽線搭橋下,不少中西部市縣鄉鎮與掛職人員派出單位實現了合作,推動了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的進一步延伸。
充分發揮科技副鄉鎮長人才智力優勢 助力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
記者:當前,海南正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新的歷史起點上,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關鍵時期。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目標的實現,怎樣繼續深入實施科技副鄉鎮長派遣計劃?
葉振興:未來五年,既是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攻堅時期,人才引領發展、科技支撐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主旋律。打贏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加迫切充分利用人才智力資源做好農村精準扶貧工作,更加迫切科技副鄉鎮長當好促進當地科技進步的帶頭人、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踐行者、推動農民科技創業致富的引領者、促進農民觀念的轉變的宣傳員,在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中發揮關鍵作用。
要充分發揮科技副鄉鎮長在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中的關鍵作用。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省委作出了“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總體部署。對于海南省而言,脫貧攻堅,重點在中西部市縣農村,難點也在中西部市縣農村。幫助中西部市縣精準扶貧、科技興農,派遣計劃正逢其時,掛職人員首當其責。所以,我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組織實施好這項計劃,充分利用人才智力資源配合鄉鎮做好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為中西部市縣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要健全完善中西部市縣科技人才培養開發新機制。過去五年實踐中我們初步建立了科技副鄉鎮長選拔、培養、使用、激勵機制,下一步,要認真分析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逐步建立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選派工作機制。同時要以此為契機,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智力扶持中西部市縣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中西部市縣科技人才培養開發工作機制。要通過這個項目的帶動,使海南省農村進一步形成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培養大量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科學種田、科技致富成為農村工作的主旋律。
要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科技副鄉鎮長選派工作??萍几编l鎮長派遣工作是海南省通過人才智力扶持中西部市縣、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農村實施的具體體現。這項計劃不但解決了中西部11個市縣鄉鎮農業科技發展中的許多問題,對全省農業農村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今后一段時期,我們要在總結過去五年、11個市縣工作的基礎上,探索把這項工作擴大,向全省各個市縣鄉鎮推開,為全省農業發展都插上科技的翅膀。(記者 江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