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輛全新英朗駛下生產線,上海通用武漢項目正式投產。日前,上海通用武漢分公司一期項目正式竣工投產,總投資70億元,年產能24萬輛。作為繼上海浦東金橋、煙臺東岳和沈陽北盛之后的第四個乘用車生產基地,武漢分公司的投入運營標志著上海通用汽車從沿海向內陸延伸的全國戰略布局更趨完善。與此同時,該工廠的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將于2017年投產,屆時實現產能翻倍。
新增24萬產能
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人民幣,占地約2.38平方公里,建有沖壓、車身、油漆、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和動力總成車間,以及包括車體分配中心、售后配件配送中心、整車發運中心、行政樓等在內的完備輔助配套設施。武漢分公司投產后,將為上海通用汽車帶來每年24萬輛整車的新增產能,為企業面向中西部市場的規模化拓展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同步建成的占地約3.5平方公里的零部件供應商與物流配套園區,將為武漢分公司提供高效、完善的產業鏈支持。
作為上海通用汽車全國制造體系的最新成員,武漢新工廠在車身車間即擁有452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高達97%,并首次應用多種新工藝技術,包括生產效率提升一倍的一模多件工藝、等離子釬焊、R-1000iA系列輕量化機器人、隨行工裝、先進的薄膜前處理工藝、3-wet噴涂工藝、內部噴涂機器人系統以及世界最先進的非接觸式3D激光頭檢測、拼合精度可達0.1mm的總裝底盤線等等。
在一期項目落成的同時,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二期項目也同期動工興建。二期項目投資總額75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涵蓋沖壓、車身、油漆、總裝四大工藝車間,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屆時,武漢分公司的整車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翻番。
市場布局傾向中西部
在此之前,上海通用擁有上海浦東金橋、煙臺東岳和沈陽北盛三大生產基地,總產能已經接近200萬輛。其中,上海浦東金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君威、君越等中高級車型;煙臺東岳基地主要生產雪佛蘭品牌旗下相關車型;而沈陽北盛基地主要生產GL8、科魯茲和科帕奇等車型。
從地理區位上來看,上海通用三大基地主要覆蓋東部沿海地區。然而,對于最近幾年增速較快的中西部地區,上海通用并沒有任何支撐點。本次武漢分公司正式投產之后,上海通用將形成四點覆蓋,從全國布局來看更趨合理。
上海通用方面表示,借助武漢分公司,上海通用汽車將立足華中,進一步開拓潛力巨大的中西部市場,逐步完善企業面向未來的產能布局。同時,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基地也將充分發揮自身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區域產業鏈的高效、集約化發展,促進地區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能級,加速轉型。
(記者 郭小戈)
相關報道
上汽通用五菱
進軍東南亞市場
日前,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聯合宣布,旗下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將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一家工廠,在當地生產銷售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成熟車型,以滿足亞洲市場對多功能小型MPV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這標志著上汽集團與其合作伙伴通用汽車共同開拓亞洲市場的戰略合作又邁出新的一步;也意味著上汽集團支持雙方合資企業跨洋出海,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決心。
據規劃,該項目在獲得當地政府批準后,位于雅加達附近的新工廠建設工程將于今年起正式啟動。新工廠生產的汽車將首先在印尼當地市場銷售,可能在未來出口到其它東盟國家。
數據顯示,去年印尼汽車產量為130萬輛,較2013年增長了7%,泰國的汽車產量則同比下跌23%至188萬輛,兩者汽車產量的差距正加速縮小。目前,印尼已經超越泰國成為東盟地區最大的汽車市場,未來隨著多家車企相繼落戶印尼,印尼產量有望成為東南亞最大國家。
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尚未對外發布在印尼將生產何款車型。但在印尼設廠,有利于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兩家車企開拓東南亞汽車,以打破日系車壟斷市場的局面。其實,早在2012年,通用便試圖重回印尼市場,而上汽集團已經在泰國組裝生產,并在當地擁有自己的經銷商網絡。(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