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7日電(財經頻道 郭俊婭) 擁有44年品牌歷史的美國戴斯酒店,是全球最大的旅游產業集團溫德姆環球公司(Wyndham Worldwide)旗下最著名的中高端酒店品牌。美國戴斯酒店集團(中國)總裁陳嘉財先生于2003年獲得了戴斯品牌大中國區的獨家特許經營權,2004年戴斯酒店品牌正式進駐中國市場。歷經11年的發展,集團迄今已在國內已擁有超過180家酒店,35,000間客房,橫跨23個省、100個城市和3個直轄市,成為中國中端市場中發展最迅速的酒店品牌。
近日,由中國新聞網和中國僑網主辦的“點贊僑商”系列企業走訪活動–走進美國戴斯酒店集團(中國)。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國網、中國經濟網、環球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走進戴斯酒店進行實地體驗報道,探訪其品牌的成功之道。
在美國溫德姆酒店集團所有經營的品牌中,戴斯占有最高的市場份額。戴斯以其高效的POP酒店互助預訂體系、舒適溫暖服務以及經濟實惠的價格使其在眾多酒店品牌中脫引而出,并在中高端酒店市占據不容忽視的權重地位。
做本土化的國際品牌
“我們不希望被人貼上美國品牌的標簽,我們希望我們是結合中國本地需求的國際品牌酒店,目前我們80%的客源都來自國內”,戴斯中國的創始人之一陳嘉財先生認為,了解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滿足國際品牌的要求,是戴斯中國成功的關鍵要素。
據了解,戴斯中國的3位創始人陳嘉財、陳嘉壽和方慶文先生,在中國和新加坡擁有超過 40 年的酒 店和娛樂產業的管理、經營及發展經驗。同時亦擁有高素質、經驗豐富的酒店專業管理團隊,多數團隊成員均具有國際知名酒店品牌的管理和發展經驗,如香格里拉、雅詩閣、鉑爾曼、皇冠假 日以及假日酒店等。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首先嘗試特許經營的國際品牌
就戴斯來說,最為本土化的改變就是其對特許經營模式的嘗試。“2003進入中國市場之初,當時同等的國際品牌都不做這種模式,但我們看中當時很多業主想要嘗試自己管理酒店的熱情,我們給予業主銷售、培訓、招聘等方面的支持,與其一起合作,讓業主有更多的主動權經營酒店,這種嘗試就現在看來是成功的。”
據了解,目前戴斯酒店采取三種經營模式并行,分別為特許經營、全權管理和租賃酒店(直營店)的模式。
特許經營的模式品牌不參與酒店的管理運營;全權管理的模式則是從籌開到采購、培訓到最后開業運營,都由酒店管理公司負責,業主不參與管理。現在90%以上的國際酒店管理公司在國內采用此模式;租賃酒店(直營店)模式是從去年戴斯開始的新嘗試,即從業主手里租來產業,每年給予固定回報,業主不參與管理,品牌不收取使用費且自負盈虧。
陳嘉財坦言,新開辟的租賃酒店(直營店)模式對于他們來說最冒險的,但經過了十一年的發展,目前戴斯中國已經形成規模并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我們開始建立完整成規模的團隊,吸取更優質的人才,從去年開始,我們嘗試做直營店,這也是需要大量優秀人才的,未來幾年我們會大力推進直營店模式,我們會把我們的管理思維完全注入直營店的管理之中,我們會將它做成戴斯品牌的模板酒店,同時也可以作為其他加盟酒店的范本。
放下高高在上姿態,全力滿足本地市場需求
在人員聘用方面,戴斯也力求貼近中國市場。從品牌創立之初至今,陳嘉財始終堅持對國內人才的培養和啟用。“我們外聘的管理人員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國內的,這種改變在國際品牌中我們是比較早的,我認為任何企業都應該依據本地市場的需求進行自身調整,本地人才更能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內的外籍員工,我也是要求他們必須要學習中文的。”
“在硬件方面,我們酒店的只有早餐的餐廳是統一的標準配置,并不像其他五星級酒店一樣必須配有西餐廳和日餐廳,我們酒店中的餐廳硬件和菜品都是根據當地市場需求所調整的,并沒有刻板的固定標準。”但陳嘉財也表示,他對其管理的所有酒店都有四點原則是必須滿足的。首先房間、客用品、棉織品必須舒適,第二是WIFI一定要覆蓋全酒店,第三就是淋浴的壓力要保障,第四就是早餐一定要吃的好。
“不難發現,目前入駐中國市場的國際酒店已不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狀態,也開始了很多本土化的調整,就餐飲來說,以前的五星酒店標配是一定有扒房,現在這種不成文的規定已經漸漸淡化,越來越多的五星級酒店中中餐廳成為了主導,我們也是一直遵循讓客人感覺物有所值的原則,摒棄沒必要的配置,為客人精打細算的同時帶來最舒適的體驗。”
為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戴斯(中國)設立了五個注冊品牌: Days Hotel & Suites (五星),Days Suites (服務式公寓),Days Hotel (四星),Days Inn Business Place (三星商務酒店),Days Inn (三星)。戴斯酒店多位于繁華或便利位置,為經濟型商務旅客和休閑旅客提供“在陽光下最佳價值”的住宿服務。(中新網 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