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通過實施全民增收、消費品以舊換新,扎實開展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持續挖掘消費潛力,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持續擴大消費規模,全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健全全民增收工作體制機制,細化政策措施,搭建增收載體,拓寬增收渠道,強化績效考核,確保全民增收工作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助推居民購買力提升和消費結構升級,形成收入增加、消費增長與經濟擴張的良性循環。優化營商環境和市場主體準入條件,培育壯大主業突出的行業骨干企業,發展協作配套的中小微企業,打造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集群,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城鄉居民就業充分、收入穩增。健全勞動者收入增長機制,形成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強化保障措施,推動低收入群體增收。建立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長效機制,持續增加經營凈收入、大幅增加工資性收入、努力擴大財產凈收入、穩步增加轉移凈收入,著力推動補齊增收短板、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落實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具體措施。加大就業崗位挖潛擴容力度,聚焦服務消費、養老托育等重點領域,推進實施崗位開發計劃。用好用足減稅降費、穩崗返還等政策工具,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力支持就業創業,助力企業穩崗擴崗,做好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
商南縣通過新聞媒體、網站、公眾號等積極發布汽車報廢更新、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家裝煥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引,大力營造消費品以舊換新良好氛圍,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組織商家利用節假日消費旺季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依托“縣域商業行動縣”建設,推動大型商品市場升級,完善商品集散、倉儲物流等服務功能,打造區域商品集散中心。發展新型零售業態,打造“小專精”的精品店、倉儲會員店、連鎖店,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展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深入挖掘傳統烹飪技藝和餐飲文化,打造以餐飲為主題,融合文化、娛樂、體育、購物等多業態的商旅名街,在城區、景區周邊、網紅打卡地等打造餐飲名店集聚區。積極引進首店首發首秀和設計師品牌,探索打造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消費新場景。落實“三秦銀齡行動”,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養老服務,鼓勵商場、超市等設立銀發消費專區。鼓勵平臺企業拓展“互聯網+”消費場景,開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等網上促銷活動,促進智能家居等智能產品普及應用,發展智能導購、智能補貨、虛擬化體驗等新興零售方式。創新開展茶園瑜伽賽、茶園太極拳賽等活動,做好“賽事+”旅游、文化、康養、休閑等融合發展文章,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開展電商直播技能培訓活動,聘請簽約網紅,拓展網絡銷售渠道,把商南茶葉、香菇、木耳、獼猴桃、香辣醬等農特產品通過網銷走出去。支持劇場類演出、旅游演藝和大型營業性演出,赴西安、武漢、南陽、十堰等周邊城市和省內高校,開展文旅康養、農產品銷售等系列營銷推介活動。鼓勵制定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等政策。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范創新發展,引導商南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延長開放時間。
商南縣圍繞供應鏈、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務下沉以及農產品上行,完善縣城大型購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鎮商貿中心和村新型便民商店等網點,形成更加完備的縣鎮村商業體系。結合地域資源和商業特色,按照“四個一”(一條商業街、一個商貿中心、一個便民農貿市場、一個鎮級電子商務服務中站點)要求,全力打造1個商貿強鎮,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鎮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激發農村消費潛力。完善商務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和商業服務管理規范,全面開展“放心消費行動”,持續培育放心市場、放心商店、放心網店、放心餐飲等,加快形成退換貨、質量追溯、明碼標價、監管、評價的放心消費制度閉環,營造放心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