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趙紫鋒 朋興華)“以前走夜路全靠手電筒,雨天路滑更是步步驚心;現在路燈亮到家門口,晚上散步、串門都很安心!”商南縣趙川鎮文化坪村村民望著嶄新的太陽能路燈,高興地說。近日,該村勒馬口組至隊伍坪組8.7公里路段的路燈安裝工程圓滿收官,53盞路燈不僅讓43戶83名群眾直接告別“摸黑出行”,更惠及沿線300多名村民,為鄉村夜晚注入溫暖與活力。
這一惠民工程的落地,始于村民的真切訴求和村人大代表的為民履職。在文化坪村民情溝通會上,“道路綿長無光、住戶分散、老人小孩夜間出行不安全”的呼聲,被村人大代表牢記于心。他們第一時間將訴求納入代表建議庫,迅速組織實地視察,論證工程可行性,量身制定“科學規劃、分段實施、長效管護”的建設方案,主動對接爭取項目資金,全程跟蹤推進,讓群眾期盼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成果,構建起“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閉環。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一盞盞路燈筆直矗立在鄉村道路兩側。夜幕降臨,路燈的光亮驅散黑暗,不僅照亮了村民的歸家路,更為夜間巡邏、應急出行筑牢安全屏障。如今的文化坪村,晚飯后的鄉間小道上,村民三三兩兩散步、閑話家常,往來車輛平穩通行,鄰里關系愈發和睦,村莊的夜晚不再寂靜,而是充滿煙火氣與生命力。
今年以來,文化坪村人大代表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回應期盼,從產業路硬化,到飲水管道改造,到環境整治,一項項民生實事落地生根,一件件急難愁盼得到解決,在辦好民生小事中書寫履職為民的初心答卷。